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杭州市私家调查:离婚时房产没有分割,以后可以分割吗
浏览:31 上传更新:2025-02-28

一、离婚时房产没有分割,以后可以分割吗


在夫妻双方协议离婚之时,若有尚未分割完毕的房产,未来


确实具有再行分割处理的可能性。

若在后续过程中,双方得能就此问题达成一致共识,则可依照商定之结果对该等房产予以分割。


然而,若双方未能就此达成共识,那么其中任何一方均有权依法向相关法庭提出诉讼申请,请求对此房产作出法定分割处置。


需要额外提醒各位的是,对于此类请求权益分割之案件,其法律时效普遍为自当事人察觉之日起算,通常仅为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离婚时房产一般如何分割


首先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在离婚诉讼中,夫妻双方对于共有房产的平均分配权可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自行决定;


然而若无法达成共识,则需由当地相关司法机构依据实际财产状况及保护女性和儿童利益等因素公平公正地进行审判裁决。


其次,从实践经验来看,婚姻中的房产问题往往涉及不同类型的情况,因此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需将其拆分成更为细化的情况来分别考虑。


在此方面,离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婚前购买房产的相关事宜较具代表性的可细化为以下几种典型情况:


其一,若构建完婚前房子的款项完全来源于某一方,那么这栋房产在法律意义上就被定义成为该方的私人财产,并非夫妻双方共同经营所得,因此在离婚时这部分房屋并不适用于双方平均分割所谓的“夫妻共同财产”,反之,此种由单一方所有权的情况只具备其所有权者的个人意愿,应根据其意愿来决定房产的处分。


其二,如果购买房产所用的资金是来自于两个尚未结婚的个体共同出资筹备,尽管他们在法律意义上尚无婚约,但因为这栋房产系两人共同购置,所以依据法律规定,在离婚的时候这栋房产理应符合各自的出资比例来进行均分。


再次,如果在购房时,其中一方只承担了整个房屋的首付款项,而剩余款项则是在婚后共同承担,那么在法律规定下,首付款部分被认定为自愿提供且归属一方所有,而剩下的资金部分则属于共同承担的范畴,属于夫妻双方承诺共享的收入部分,这部分财产应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进行双方均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八条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不动产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三、离婚时房产分割有纠纷还会判离吗


如若面临离婚协议上关于房产分割的争议,法院依旧有权作出离婚判决。需要明确的是,离婚与财产分割在法律框架下并不必然相互绑定。法院对于离婚事项的裁决核心在于夫妻之间的感情关系是否已经真正陷入破裂。倘若能展现有说服力的证据阐述夫妻情感关系的破裂,例如涉及到了重婚罪行、家庭暴力行为或者双方分居达两年以上这些严重情况,那么法院很可能会批准离婚申请。然而对房产分割问题的争端,可以作为单独的案子在离婚判决之后,由相关方采用诉讼或者参与协商等其他途径来进行解决。但是,倘若房产分割纠纷涉及到的因素过于复杂,以至于对离婚判决的公正性和执行可行性造成严重影响,法院为了全面权衡各种因素考量,可能会选择暂时搁置离婚判决。总的来说,房产分割纠纷并不能成为决定是否批准离婚的唯一依据,关键还在于夫妻之间的感情状况。